在我国,花生摘果机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应用的一种花生生产机械,主要以国外联合收获机的摘果环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其他生产机械相比,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主要推广应用单一功能的花生摘果机,按其喂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摘果机只完成花生摘果环节的作业任务,基本适应了我国现在的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现有的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主要用于北方从晾干后的花生蔓上摘果,如4HZ-680型花生摘果机、5TH-940型花生摘果机、5ZG-1000型花生摘果机、4HZ-120B型花生摘果机等,都采用全喂入蓖梳式摘果原理,都存在功率消耗大,摘果不净,分离不清,破碎率高的缺点,不能很好的完成花生摘果环节的任务。目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主要通过相向滚动的摘果滚筒将花生摘下,对干、湿花生蔓都可使用,主要应用于南方地区,其摘果效率及损失率与现在的花生收获机械收获环节的整齐程度以及摘果机喂入环节的夹持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机型在摘果效率、损失率上还不稳定,并且由于其结构和传动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一般应用于花生联合收获机,在独立的花生摘果机上还很少使用。
中国大陆对花生联合收获装置的研究相对比较晚,技术还有待遇完善,目前尚没有成型的花生联合收获装置。台湾大地菱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 TBH-3252 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该联合收获机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扶禾器先将花生蔓向中间归拢,同时挖掘铲将花生挖掘,通过夹持链将花生蔓进一步收拢并向上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首先通过分离装置—拍土板除土,之后通过摘果装置—即一对刮板转轮将花生荚果摘下,花生荚果及夹杂物经清选机构分选后,花生荚果通过螺旋搅拢送入集果箱,已被摘果的花生蔓和其它夹杂物被排出机外。此过程可一次完成花生挖掘、分离、摘果、清选等多道作业工序,并且摘果率(脱荚率)达99%,破裂率<2.5%,适于花生的鲜株摘果(脱荚),是中国现有的先进、功能完善的花生联合收获装置。
西方发达国家在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起步较早,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利斯顿—1580型花生捡拾摘果机。花生机械的联合作业研究技术比较先进,技术方面比较成熟。具有代表性的联合收获装置,如美国约翰·迪尔公司 1954 年和 1964 年分别研制生产的 25 型和 111 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装置;2002 年美国 KELLEY MANUFACTURING 公司在KMC3376 和 KMC3374 的基础上研制出 2002 新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是现有的花生两段收获方式下的先进收获机械。
总之,国内外花生摘果机具种类很多,各有特色并且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但是就中国现有的状况来看,现有的花生收获装置还不成熟,引进或经消化吸收以后模仿制造出来的花生摘果机具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适应中国花生的种植方式和花生收获的实际情况。因此,以中国花生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花生摘果装置,以满足国内现阶段广大花生种植用户及市场的迫切需求,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就成为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花生摘果机是将花生荚果从花生蔓(秧)上摘下的花生生产机械。按喂入方式的不同,花生摘果机分为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和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两种机型)。
|